bat365中文官方网站來華留學生教學工作始于1985年,作為孔子學院總部外派漢語師資崗前培訓入圍單位、HSK考點、孔子學院獎學金推薦機構和中國政府及孔子學院獎學金留學生接受培養單位,已經初步形成從非學曆(語言生、普通進修生)到學曆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等多層次和自費生、公費生(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校際交流互勉生)等多類别并存、相對完整培養體系。在2016年全省專業綜合評價中,我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排名第一,同時被評為遼甯省“百強專業”,遼甯省一流專業。

在學曆教育中,學校77個本科專業、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均對國際學生開放。目前,已有14個本科專業、24個碩士研究生專業正在培養國際學生。各專業均制定了符合國際學生特點的完整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培養方案科學、合理,專業課學時、學業難度、評價标準不低于中國學生标準。

在非學曆教育中,我校文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二級學院均開展非學曆教育,學生類别主要有普通進修生、語言生、短期研修生。語言生規模較大,具有完整的教學大綱和培養方案。短期研修生規模大、層次多、級别高。規模大,每年有五六百人左右;層次多,有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有校長、處長等等;級别高,參加研修的學員有教師、校長、副校長、處長、教授等。培訓内容主要包括漢語、中國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研讨和中國文化體驗等諸多方面。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冬夏令營、商務部援外培訓俄語國家大學校長研修班和發展中國家本土漢語教師研修班等已連續舉辦多期,具有廣泛的影響并赢得良好的聲譽。每個短期班均有獨立的教學内容、教學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安排有專門的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

目前,我校長期漢語生有初級(初A、初B、初級C)、中級(中A、中B、中C)、高級(高A、高B)等三個層次N個教學班。核心課程包括:高級漢語綜合、高級漢語精讀、高級漢語口語、高級漢語聽力、;中級漢語綜合、中級漢語精讀、中級漢語口語、中級漢語聽力;初級漢語綜合、初級漢語口語、初級漢語聽力等必修課程。輔助課程包括:中國概況、中國人文地理、中國民俗、中國書法、當代中國經濟、剪紙、民樂、京劇、中國武術、茶藝、中國飲食與健康等,此外還開設HSK輔導、非物質文化遺産講習等課程。

短期研修是我校來華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實踐,形成了“突出文化,強化聽說”的短期研修生課程體系。我校的短期漢語進修(時間為2-6周)項目。由于時間較短,我校把文化傳承與遊學作為重點,多開設京劇、茶藝、傳統武術、民樂、剪紙等講座,多安排觀光遊覽、調研考察等活動,讓學員在遊學中感知中國、了解中國、準确認識中國。在漢語教學方面主要開設聽說課程,在聽說教學中輔以詞彙和語法教學。漢語與文化課程安排比例一般為:5:5。

漢語言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課程結構安排合理,獨具特色。

國際教育學院依托學校的學科優勢,開設漢語言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始終堅持“語言與文化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一體化、以賽帶學、以賽促學、中外互動、本碩溝通”的專業特色,将中國國學、中國國情(概況)、民俗、文化等專題列入必修或選修課程體系中,培養留學生的“知華、友華、親華”情感,通過“語言能力、人文素養、涉外技能、涉外創新實踐”四個專業模塊,形成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涉外職業素養等内容的“語言+文化+技能”的課程體系。堅持内涵建設與特色發展,以語言類學科為主,突出漢語教學優勢,實現多學科綜合協調發展。

(1)在課程設置與規劃上以“語言+文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依據,結合專業定位、培養目标和辦學特色,共計開設課程84門,其中必修課程50門、選修課程28門、綜合實踐課程6門。必修和選修課程主要包括:初級漢語綜合、初級漢語聽力、初級漢語口語、初級漢語讀寫、中級漢語綜合、中級漢語聽力、中級漢語口語、中級漢語閱讀、中級漢語寫作、高級漢語綜合、高級漢語口語、現代漢語-語音、現代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語法、現代漢語-修辭、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旅遊漢語、聽歌學漢語、看影視學漢語,中國概況、中國當代熱門話題、中國人文地理、漢語正音、中國民俗、中華才藝、HSK相關課程等。在課程設置上,注重語言技能培養與中華文化傳播相結合。

(2)結合專業特點和留學生具體情況,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學術講座、社會調研、語言文化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等綜合實踐課程體系,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組織留學生多聽學術報告,參加社會調研、實踐并提交考察報告,進行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

(3)根據學生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學院每年對培養方案的執行情況和适用性進行評估并進行适當地調整。通過培養方案的調整,使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科學、合理,執行更為順利。



Baidu
sogou